发布时间:2024-03-24 08:52 作者: 渗透剂
自从飞机被运用到战场上之后,就成为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存在,其不但能够对前线的地面部队造成巨大杀伤,还可以对后方的城市进行轰炸打击。
新中国的空军建设起步较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和周边军事强国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等领导人十分重视防空洞等防空设施的修建。
1969年我国更是出现了全民投身防空建设的热潮,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蒋介石及其他反动派就试图通过轰炸的方式袭击毛主席,为保护毛主席的生命安全,战士们会在其住处和办公地旁边挖掘防空洞。
到了延安时期,防空洞就已经变成了和办公室相连的另一个房间,不但能够在其中藏身,也可以办公和休息。
在这段时间里,防空洞有效的保护了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这让其对于防空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感受。
平日里其也经常教育身边的战士们要注意防御工事的修建,这为革命军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48年5月毛主席在太行山脚下的城南庄生活工作,其居住地点是绝密的情报。
但5月18日突然有一架的飞机飞临城南庄的上空,并在毛主席居住地旁不断盘旋,立即赶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劝他到防空洞躲避。
毛主席却觉得没必要为一架飞机大惊小怪,还打趣说要把敌人投下的炸弹拿去打造锄头。
此后不久敌人的炸弹就击中了毛主席的房间,如果没能及时撤离,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进入北京之后,香山等地的防空洞建设便被提上了日程,这为首都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建设了不少民防工事,这也让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国防事业建设中的巨大潜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空军部队的成立,我们的防空力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我国的周边形势也趋于稳定,除了东南沿海地区需要不时应对势力的骚扰之外,其余地区的防空压力并不算大。
但毛主席在1956年的重工业发展会议上,依然表示了对于防空设施建设的重视。
在全国各行各业都缺少资金的当口,毛主席表示“建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全国各地的军队和企业,也都参与到防空洞的建设之中。
首先是苏联和我国的关系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在赫鲁晓夫上台后,我国领导人对于其提出的发展方针表示反对。
在多次交涉未果后,苏联将中国境内的专家全部撤出,还中断了多个援助项目,这对我国的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
1962年,印度入侵了我国边境,虽然最终他们被战士们击退,但依然给我国的边防敲响了警钟。
为了保住新中国的建设成果,必须要尽快提升国家的国防实力,让百姓们拥有足够的预警意识。
因此在1967年,毛主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为国家设置了三线建设的方针,动员全国人民都参与到这场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之中。
除了转移重工业之外,开掘建设防空洞也是这次运动的重点,针对防空洞问题毛主席提出每个老百姓都在住所旁边开凿防空洞的设想。
有人提议先在北京进行试点,毛主席却觉得应该抓紧时间,各大城市要一起开始建设,这也成为了之后全国防空总动员的序曲。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方面便频繁在我国边境地区制造摩擦,甚至会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件,这让中苏两国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1969年3月,中苏双方在珍宝岛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苏联方面公然派出武装部队入侵我国领土。
战士们在警告无果后还遭遇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最终引发了双方的正面交火,最终我军取得了胜利,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但苏联方面并不打算善罢甘休,截至1969年夏天,苏联方面在两国边境上陈列了百万大军,其中还包括装备精良的装甲部队和几个航空大队。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我国以沈阳、北京一线为重点,在东北和陕北地区调动重兵防守。
当时中国的重工业工厂和军事设施位置相对集中,而且由于苏联参与过部分导弹基地的建设工作,因此能利用小型核武器对这些目标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接到消息后美国面感到十分震惊,他们不希望中苏两国开启核战争的序幕,但又担心中方不相信自身的情报。
无奈之下他们选择在《》上公开了苏联的计划,这果然在全世界内引发了轩然。
我国领导人对美方发布的信息表示格外的重视,毛主席认为与苏联的战斗可能没办法避免。
当前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各地防御核打击的能力,而建设具有防火,防水,防辐射能力的防空洞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毛主席在阅读《明史·朱元璋》的过程中受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启发,制定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政策方针。
当时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百姓,都要在住所旁边挖掘防空洞,就连还在读书的孩子都要参与其中。
据部分上海百姓回忆,当时每家每户每天早上都会领取少数的黄泥,他们要在天黑之前将这些黄泥做成砖坯,然后再上交给组织,由附近的工厂或其他单位加工后,拿去建设大型防空洞。
当时这些实施工程单位的员工们,几乎将工作后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防空洞的建设之中。
在缺少传送带的工地,人们会排成一条长龙将砖块送到防空洞里面,再将其中的土方等废弃物运出,这样的工作经常一做就是一整夜。
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大中型城市中建起了十分牢固的地下工事,其中部分工事如今慢慢的变成了了地下商场,或者被用于地铁建设,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部分地区还会要求将这些防空洞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地道网络,方便村民们在藏身之后还能进行生产生活,以及组织有效的反击。
但由于农民们普遍缺乏可靠的工具,因此防空洞的质量相对堪忧,在一些地下水系比较丰富的地区,经常还没挖到一米就冒出了水流。
因此部分地区的防空洞平均深度还不到一米,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在中苏关系缓和之后就逐渐被废弃了。
在全国人民投身于防空洞建设的同时,我国外交人员也在积极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并重建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这令苏联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我国的战略关系,最终放弃了核打击的想法,令我国重新拥有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全国防空建设总动员提出的直接原因,是苏联与我国关系的急剧恶化,以及苏方试图采取核打击意图的提前暴露。
但其实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毛主席的授意下,我国慢慢的开始大规模建设防空设施,并进行后方战线的建设了。
这也是为什么全面防空建设的命令,并没有像其他几个国家一样引起百姓的恐惧,反而这次动员激发了大家的无限热情,这也显示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初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远见。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中苏交恶时期全民挖防空洞》,刊登于《党史文汇》2014年01期;
《新中国全面防空建设决策研究(1949-1976)》,刘玉平著,2018年发表。
Copyright © 2006-2020 开云体官网登录网址入口-kaiyun网页版在线网址 备案号: 蜀ICP备2001562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