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4004号(教育类380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2-05 00:05 作者: 新闻资讯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审辩思维 提升民族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思维决定行为,思维决定人生,思维决定幸福。审辩思维是人才教育培训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创新源泉。审辩思维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基本命题,以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为着力点,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人才教育培训体制改革,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卓越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等,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深化人才教育培训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白准确地提出,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育学生的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对于优异学生,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二是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2017年教育部认定204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14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2018年将继续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推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衔接,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层次地融合,提高综合实践育人实效,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审辩思维作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核心要素,受到更多学校关注和重视。

  三是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了将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组织全国近百名高校学者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发展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改变当前存在的“知识本位”现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被誉为课程目标和育人改革3.0版。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十八个基本要点则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阐释,“批判质疑”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勇于探究”要求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等。“理性思维”要求学生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指导行为等。“问题解决”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显然,这些基本要点涵盖了审辩思维培养,要求的高度、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单一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四是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重在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道德反思能力和全球化视野,可以视为学生审辩思维不同方面的演绎。教育部推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分四个阶段:文化素质教育阶段(1995-)启动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是提高全体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课程结构改革阶段(2000-),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强调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5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全面评估制度;调整人才教育培训目标,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改变教育学生的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专业界限,拓宽学生视野,赋予学生更大选择空间。成立专门学院阶段(2005-)重点任务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通过专门程序二次选拔精英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将实验班升格为精英学院或荣誉学院,为特定的少数优秀学生量身定做。全面深化改革阶段(2010-)重点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行业领军、社会责任感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小班授课、研讨课、小组讨论、实践教学、导师制、本科生科研、课外活动等方面做了全面优化和提升,在人才教育培训理念、课程建设、住宿学院、学期制改革、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五是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训计划。2010年以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启动一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训计划,这些计划的共同目标是培养各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个性化培养,积极开展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鼓励自主学习,参与科研项目训练,审辩思维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的重要方面和基本内容。2010年以来,陆续推出的卓越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0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

  六是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深化课程改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2001年秋季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经过多轮试点完善推广,确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全面更新教育方法的理念和教育学生的方式,增设自主、开放、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部分地区和学校创造条件开发《审辩思维》校本课程,自觉开展审辩思维教师培训,提高学生审辩思维培养水平。同时,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数百所学校开设《审辩思维》课程,2011年以来定期召开全国审辩思维会议。

  七是改革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扫清障碍。改革中考高考制度,强化综合素养评价结果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学业发展水平等五个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是学业发展水平关键性指标,重点评价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处理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情况。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建议》,提出“两依据一参考”构架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制度,为学校发展学生审辩思维带来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下一步,教育部将认真研究吸收您的建议,将审辩思维培养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尽快组织专家论证组建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专门政策文件,编写审辨思维师资教材和教师培训,选聘专家赴国外考察与交流,定期召开国内国际研讨会。

  一是鼓励社会各界开发并实施《审辩思维》课程。鼓励社会各界包括各种教育学习管理机关开发《审辩思维》课程群,研制体现审辩思维的教师培训手册,引导地方和学校购买服务。鼓励大中小学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进行教学结构、能力结构的培训,利用好测试的指挥棒引导一线教学。进一步支持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将审辩思维培养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渗透到所有学科课程教学之中,渗透在学校显性和隐性文化之中。

  二是将审辩思维培养纳入考试评价。优化考试评价体系,将审辩思维发展程度和水平作为升学选拔考核的主要指标,推动审辩思维在实践中的落实。强化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每一个学生受教育过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追踪分析,对审辩思维特有的一系列习性和能力进行科学考查。

Copyright © 2006-2020 开云体官网登录网址入口-kaiyun网页版在线网址 备案号: 蜀ICP备2001562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