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5 12:18 作者: 全部案例
闸东山,龙凤国际联合会副主席、中华龙文化博物馆馆长,武汉龙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伏羲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乡土文化协会理事;武汉龙王阁书画院院长。 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营师;作家、书法家、摄影家。
1972年到北京卫戍区服兵役,参加工农兵理论写作组,曾经与中国哲学界泰斗级人物北京大学博导黄楠森教授、中国社科院汝信、王树人、叶秀山等教授合作编写《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讲话》《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等著作。参与国家重点课题《历代法家著作选注》的注释工作。回地方后,在国家、省、市报刊上发表“江水文化乃武汉诸文化之母”、“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线余篇论文,撰写杂文集《地籁之声》。
编撰出版的《中华龙文化集萃》《中华龙文化产业集锦武汉卷》画册得到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的赞扬;提出建立中华龙文化(汉口)活动中心的方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他,是一个无比执着、勤奋好学的文化人;他,是一个孜孜不倦、永不言弃的追梦人;他,有着平常人不可企及的高远志向;他,归根到底不是一个怀揣平常心的平常人!
他有极好的文字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他常年供职于政府办公室,给领导当秘书,忙于公文写作及行政服务。可是,人生线年,在他的天命之年,被组织调往水务局龙王庙管理站任站长。这是一份始料未及的工作安排,从此,他开始了新的征程;从此,他与水、龙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巧的是,他生肖属龙。
汉口龙王庙,地处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每逢汛期,江水、汉水蜂拥而至,滚滚东流,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儿是防汛险段。在这儿当站长级别不高却责任重大,以至于历届站长把工作的着眼点仅放在“防汛”上,把龙王庙定格在一个“防汛险段”单调的地理位置,把站长工作定格在一个“防汛抢险、人在堤在”的单一责任岗位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仅此一样,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走马上任的闸东山不是这样的站长。他站在江堤上,瞭望着滔滔扬子江水、清清汉江水、两江拥抱的萋萋“南岸嘴”、两江四岸三镇的林立高楼,踌躇满志,浮想联翩——
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汉口的龙王庙都神秘地座落在北纬23度上.......是阴差阳错还是别有玄机?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尚存,而汉口的龙王庙不复........是纠结无奈还是历史挑战? 长江、汉水好似黄、青两条龙,南岸嘴好似一颗璀璨明珠,二龙抢珠.......此乃福地还是洪水险段?
站立在大堤上往事如电影般一幕一幕从他眼前掠过:那是 1998年,长江发大水,武汉汛情告急,龙王庙危在旦夕,江汉区组织了护堤队伍,他当时被安排其中。每天上堤巡查,亲眼见识了龙王庙汛情险象环生:当时长江水位达到29.43米,是1954年以来的第二高水位,江水已经高出沿江大道近3米,船只在市民头顶上前行,对面的南岸嘴淹得只能看到屋顶。1998年底,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开工,次年龙王庙就大变样:原本土质为主的堤坝,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抵御洪水能力大增。加上三峡工程建成运行,龙王庙汛期不再惧怕大洪水,武汉市民多了一份从容......
他认真回顾分析了汉口龙王庙的过往岁月,他死死坚守着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信条。他极富前瞻性地认定“龙王庙是座亟待开发的富矿”。既然当下龙王庙的大堤加固,防汛能力已有质的飞跃,那么,站长的工作思路和视野就应该打开,就应该自己给自己加压力。于是,他开始思考着手打造龙王庙文化、思索如何更好地守护龙王、规划龙王庙、开发龙文化……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说干就干!闸东山带领大家干起来。光秃秃的大堤内壁变成了文化墙,文化墙上内容丰富多彩——展示着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武汉好比美国的芝加哥,开发武汉必须从龙王庙起,水上架多座桥梁,水下开两条遂道,规模如纽约和伦敦;展示着、、、、、、乔石、,黄菊、、等国家领导人防汛期间视察龙王庙的珍贵照片;展示着龙王庙历年汛情记录、风景照片......知识性、趣味性、真实性、可读性无以复加,以期增强市民对汉口龙王庙的了解和理解。
光秃秃的堤坡上建起了休息长廊,傍晚,江风徐徐,乘凉的人们聊的聊天、跳的跳舞、唱的唱戏、阅读着文化墙.......好一派歌舞升平!2OO9年9月,他在“龙王庙”原址上竖起 “水府碑”, 水府碑座落在两江交汇处。水府,即水神和龙王的居所。碑文题刻铭文——“两江水府三镇福地”。据文献记载,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到过长江汉江交汇处,他令李斯留下天下水府十八处,此处最徍的石刻。故后人称此处为天下第一水府。闸东山立此碑不仅是发思古忧情,而是把历代抗洪英雄都视为水神,让人民缅怀祭祀。 龙王庙堤段一改过去的单一防汛(汛期防汛)功能为平常市民休闲、学习、娱乐的好去处。这里的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大家,这个思维丰富一心为民的站长被人们交口称赞口口相传。
他对自己的工作成绩并不满意,他还要给自己加码,他还要挥舞更大的手笔,尽管这些与上级交付他的工作任务丝毫没有关系,他要求自己背负起历史的责任。他总在思索:神秘的北纬23度上的三座庙宇曾经何等繁荣,现如今,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繁荣依旧,而汉口“龙王庙”消失殆尽......绝不能让国家珍贵文化遗产丢失,他油然升腾起历史责任感。他暗下决心:为汉口龙王庙的恢复重建倾注心血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做出设计。
为了彻底弄清龙王庙的前世今生,他放弃回家直接住进办公室,一有时间就到各大博物馆、图书馆、网站上去查阅资料;向知名的考古专家、历史学者、古建筑家,甚至街头巷尾的婆婆、爹爹打听龙王庙的来历和传说,龙王庙历年来遭遇的险情,龙王庙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等等。
他以为,龙王庙是武汉城市中心最好的风水宝地,长江和汉水在这里交汇,两江形成“人”字,奠定武汉三镇之格局。“汉口”主要是因为汉水进长江之口而得名,龙王庙是江汉平原之眼,是大武汉之心腹,是大汉口的发源地和发祥地。
在规划龙王庙发展蓝图的过程中,他到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南昌腾王阁等地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参照、咀嚼、消化这些庙、阁的建筑风格和建设布局……如十月怀胎,“龙王庙发展蓝图”在他的腹中孕育生长。
200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举办了“我为武汉发展献一策”的征文活动,闸东山的《打好龙王牌,做足庙文章》一文在上万篇献策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献策”指出:汉口龙王庙周边有大量商业、文化资源,建议以文化主题包装龙王庙,把这里打造成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齐名的“长江三庙”,共建长江文化旅游经济带,使龙王庙成为武汉文化旅游的名片,以此推动武汉旅游业的发展。
2008年3月26日星期三下午5时10分至5时40分,李鸿忠省长、汤涛副省长、阮成发市长等领导视察了武汉三镇两江四岸。
李鸿忠认为湖北是千湖之省,长江、汉江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也很大,湖北人不能单纯防水、治水,应该依靠水、利用水,向水要效益,做好水文章。 当他来到闻名中外的汉口龙王庙时,面对“一眼尽收两江三镇”的绝佳地理环境,他问管理部门的领导:“你们在这么好的地方搞水利工程的时候,为啥不像都江堰那样考虑文化元素?”
汉口龙王庙负责人闸东山抓住时机向省长汇报了打造长江第三庙的设想并呈上自己苦心构想的规划图,李省长高兴地说:“这个想法很好,就是要站得高一些,用文化带动经济和旅游。” 当听到龙王庙有很多的历史传说与故事时,李省长说:“这也是一种文化,应好好做点文章。原来的庙在哪里?”闸东山说:“就在龙王庙码头。”李省长说:“这位子小了点,好做庙吗?”闸东山说:“不小,外地不少地方悬空都能建庙,只要能同意我们做就有办法”。李省长说:“那你们就报批呀。”
李省长在全面考察武汉水文化时,发现曾经给武汉带来繁荣兴旺的两江码头变成了城市的包袱。他认为解决这一个包袱只有8个字:改制、转向、存大、汰小。挑选部分丧失运输功能的码头转向为文化、景观、旅游功能;淘汰迁移一些小码头扩充深水大码头,使江城的码头文化焕发新姿。聆听了省长的指示 ,闸东山更加坚定了打造龙文化的决心,他相信,武汉这个美丽的江城都会大做江水文章,随着引江入湖后的江湖连通,一个以龙文化为灵魂的江水文化将不断刷新着武汉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的精神面貌。
闸东山建议在武汉举办“世界华人公拜龙王”活动。2008年8月22日,李鸿忠省长在闸东山的建议书上批示:“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应予格外的重视,大力策划推动。建议以此为题,将弘扬中华民间传统文化、振兴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结合起来,由省市推动,以武汉市为主。呈罗书记,并杨松、成发同志阅示。”
2008年9月1日,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同志批示:“请顺妮同志牵头,落实好罗书记、李省长的批示精神。”
2008年9月3日,副市长刘顺妮同志批示:“请秘书七处迅速拿出调研方案。江汉区应是主角,其它部门配合。抓落实。” 刘顺妮同志带领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民宗委、文化局、旅游局、水务局、规划局、市文联、江汉区、武汉龙文化促进会的负责人到龙王庙堤段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并当即在市政府902会议室召开会议,议定先由江汉区、市文化局分别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然后按程序操作。市政府督办室跟踪落实进度。
李鸿忠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后,从来不对个人题词的他,为研究龙文化的闸东山题词——
好事多磨。致力于汉口龙王庙的恢复重建工作曲折坎坷任重道远。时间在流逝,蓝图难实现。然而,聪慧睿智的闸东山换了思路:2003年,他放下“龙王庙”蓝图, 积极为修建龙王阁奔走,多次给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有关部门写信、打电话,谈规划、谈设计、谈资金的筹积等。精诚所至精石为开,2005年6月,湖北省委安排省、市财政、土地、规划、设计、宗教等有关部门领导一同赴龙王阁新址进行调研。2006年,修建龙王阁的项目立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2009年年底主题建筑建成,定名为龙王阁。2010年元月,龙王阁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新建成的公园占地面积达16500余平方米,里面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红花绿树之间;“万龙壁”、“汉口文化墙”、“汉口源点”、“八龙献瑞”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玩。在闸东山的蓝图中,龙王阁未来可变成全球华人公拜中华龙的中心。他建议背靠龙王阁,跨路建一片架空广场,两边是防汛博物馆、龙文化博物馆;江边还要建一个20层的“龙型楼”观光塔,楼体是鳞柱形,顶部做成龙头造型,龙口上一个观景平台,成为两江四岸制高点;下方1公里长的水泥防水墙,能加上顶盖,建成国内最大的水景文化长亭。
如今的龙王阁属仿清代北派风格,高20米,由三层阁楼建筑组成,非常雄伟壮观,站在三楼举目远眺,视野格外开阔,与黄鹤楼、睛川阁遥相呼应。
龙王阁矗立在山顶上,阁内空空无物,没有一丝儿文化痕迹,一座三层的阁楼而已,游客游览后莫名其妙大跌眼镜意见纷纷,龙王阁公园的主管单位江汉区园林局也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统一安排,闸东山揣着“三无”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打造龙王阁。朋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怎么样打造中华上下八千年的龙文化?展示大江大湖大武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一切并没有难倒这位追梦人。
他是一个有心人,早在十几年前,他的夙愿就是要把龙王庙地区建成世界“龙”文化的集中、系统展示地,依托龙王阁,建造一座龙文化博物馆。于是,他蓄意留意与许多相关单位、个人进行联系,收集了大量有关龙文化的字画与器物。
走进龙王阁,到处都是以“龙”为主题的实物和字画。在龙王阁大殿前、大门上方一帧苍劲有力的“龙盘虎踞” 匾牌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留下的墨宝。2015年6月,闸东山从西安日报的朋友处求得了贾平凹的手机号,立即发短信向贾平凹讲明原由并诚恳地求赐墨宝:“由于此次活动是为弘扬龙文化而化缘,没有报酬,听说您的书法作品明码标价,所以我迟迟不敢问津……”之后不久,闸东山收到贾平凹回复的短信:“字已寄。字市场价十万。不收你的。”闸东山惊喜万分,感动不已。 “龙盘虎踞”匾牌书写得既厚重又灵动,既粗犷又飘逸,且力透纸背,让龙王阁蓬荜生辉。
在二楼的展览厅里陈列着世界第一龙珠。2000年2月19日,在“中华龙腾”海内外青年汇长城活动中,成龙先生挥舞着这个颗重20斤的龙珠,引着长3048米(一万英尺)、重14.46多吨的世界第一巨龙在五彩烟雾中起舞……事后,成龙执意将这颗龙珠赠送给著名导演王玉玺收藏。当王玉玺先生得知闸东山正在筹建龙文化博物馆,并有意收藏这枚龙珠时,他与夫人杨华导演商议后,将这枚珍藏了13年的龙珠无偿捐赠给了武汉龙文化博物馆。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阁内的一字一画、一石一雕都是靠闸东山良好的人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件件、一幅幅地征集收集起来的。眼下,龙王阁共收藏关于“龙”字的书法作品一千多幅,关于“龙”的各种产品2千多件。并与公园内的“万龙壁”、“汉口文化墙”、“汉口源点”、“八龙献瑞”等景点,一起成为交相辉映靓丽的风景。而龙王阁自然而然成了全国知名的具有法人资格研究龙文化的机构,成了展示上下8000千年龙文化的展览馆。
线年,闸东山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本人好象沾了龙王爷的仙气一样,除了很少生病、做任何事都顺风顺水,更绝的是他还能“管雨”。用他自己的话说:可能是天人感应,人龙合一。有一次,省政府在龙王庙公园组织“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但天气预报是活动当天会有大雨。于是,省政府打算给主席台搭个雨棚。闸东山知道后告知活动组委会负责人——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慧同志:不需要搭雨棚,龙王会保佑这块福地,保证会议结束前无雨。林主任还真听了闸先生的劝告,把雨棚拆掉了。果然,无雨,活动正常进行,会议进行到十点半还没结束,眼看着武昌上空滚滚乌云就要弥漫到汉口这边,闸东山默默祈求龙王保佑,结果真的十分应验。活动圆满结束,林主任紧紧握住闸先生的手,一边感谢,一边称奇。
武汉园博会开幕前两天,一直阴雨连绵,天气预报开园当天还有大雨。闸东山祈求龙王赏给武汉一个晴天。他给园博会执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苏霓斌发了一条短信,要他安心,并告知:10月25日园博会开幕肯定是晴天,不要搭棚。第二天,这则短信又应验了。
闸东山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旅游时的经历:一天上午,天气预报圣彼得堡全天大雨。导游通知大家带雨伞,闸东山说绝不会淋雨。同行者笑说:你是长江龙王,难道还能管住波罗地海的龙王不成?结果每次参观进入室内,外面就大雨倾盆,参观结束要出门时,天就立刻放晴了。同伴们戏称:“中国龙王还能调节俄罗斯的雨水啊!”
如今,闸东山退休后干脆搬进了龙王阁,废寝忘食全身心地研究龙文化,筹建龙文化博物馆。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和积蓄全部投入到龙文化博物馆的发展建设上,并准备身后无偿交给国家。他幽默自嘲:我不爱烟酒茶,只爱龙文化!
一位老领导感慨地说,你这样无私忘我地工作,在职时没评上劳模,真是有点可惜。他只是憨厚地一笑说:人只能赤条条的来,不能赤条条的去。为人一世,总得给社会留点有用的东西。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我追求没有辉煌没富贵没懈怠过的人生。
Copyright © 2006-2020 开云体官网登录网址入口-kaiyun网页版在线网址 备案号: 蜀ICP备20015623号 网站地图